| 
  •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,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.

  •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-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&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& messages. Very soon,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. Check it out today!

View
 

附錄 臺灣歲時曆

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tlps 12 years, 6 months ago

正月

初一 新正

  一早起來,須先拜神明、公媽(祖先),放爆竹,以迎喜避邪,謂之「開正」。不論男女老幼皆著新衣,以表示萬象更新之意。各家於年末均於門戶、楹柱、門楣等處貼上春聯,所謂「爆竹一聲除舊歲,桃符萬戶更新春。」(貼春聯是由「桃符」演變而來,與放爆竹的意義同為避邪驅鬼。)早晨吃年飯(乃前晚煮的;上插「飯春花」、甜粿(年糕)、發粿、菜頭粿、米糖茶、生仁、柑仔(橘子)等。然後出門向人拜年,謂之「賀正」或「拜正」。出門時,要先走喜神的方向,這一年才會順利。俗稱「迎喜」。一到人家家裡,應說「新年恭喜」,主人答以「恭喜恭喜」,然後奉出甜茶、甜料(甜仁、紅棗、冰糖、糖瓜、瓜子等),俗稱「食甜」。有攜帶兒童「拜正」者,受賀之家以紅包贈之,謂之「結帶」或「壓年」(即壓歲錢)。請甜茶時,應看對方是商人,是老人,是小孩,是女子,而引用適當的吉利話;如對方是商人,就說:「食一個甜,給你今年大趁錢(發財)!」小孩就說:「食甜給你賢大漢(長得快)。」對未婚女子說:「食甜給你嫁好尪(找個好丈夫。」對已婚的女性則說:「食甜給你今年生效生(生男孩)。」對老人說:「老康健食百二十歲。」對一般的,大都說:「食茶大趁錢!」「新年大趁錢!」「恭喜大趁錢!」「吃紅棗年年好。」這一天,男女老幼都溫恭謙讓,忌放惡言,不打罵人,平日被虐待的媳婦仔(養女、童養媳),這一天也能很快樂的過一下。新正還有一些禁忌:如忌食粥(稀飯),以防遠行遇雨不利;忌掃地,以避福氣飛散;忌用刀剪,忌毀器具,以求一年平安。

初二 做客

  一早起來,應先在神明前敬奉甜茶或清茶。開宴請客,通常在初二。這一天又是婦女回娘家「做客」的日子。(據傳:初一不可回娘家,以免娘家變窮。)

初四 接神

  據說臘月廿四日上天去向玉皇上帝述職的諸神,要在這一天下凡,回到原來的任所俗云:「送神早,接神晚。」故各家於下午供香燭牲醩,放爆竹,燒金紙和紙馬,以供諸神乘駕歸來

初五 隔開

  慶祝新春的節目,到了這一天是告了一個段落市面上的商店,多在此日開始營業。(也有休到初九、初十或十五的。)其他行業的人,也在這一天開始工作。(勞動者或行商大都是初二開始。)開張時,招牌用紅絹布結綵,店內掛上寫著吉祥的對聯,或「開張大吉」(工廠則書「開工大吉」),金庫貼上「黃金萬兩」的紅紙店內開始裝飾並備辦牲醴供祭關聖帝君(關公,為商人所崇所),放爆竹,燒金紙,並宴請常照顧的顧客。

初六 清水祖師生

  清水祖師的生日(祀祖師陳昭,自泉州安溪縣清水嚴分靈來者,安溪人祀之)。各祖師廟演戲拜拜。

初九 天公生

  初九為玉皇上帝生日,俗稱「天公生」。天公-玉皇上帝-是神明中的最高權威,對祂的祭祀,要特別盛大嚴肅,並須在黎明前拜完。各家辦備五牲(豬肉、雞、鴨、魚、卵),還有甜粿、紅龜、並放爆竹,燒香、金香(天金),行三跪九叩禮,祈求平安。這一天上午,不可倒馬桶,或在屋外晒女人的褲子。

十五 上元

  亦稱「上宵」家家戶戶,掛花燈,製元宵圓(取團圓之意)夜晚,兒童持竹紙製的紙燈,出來逛街,謂之「迎鼓仔燈」。各地且有廟會活動,請僧道誦經(謂之三界經)。而一般文人墨客,更有「燈猜」「詩會」之舉。

  

 

二 月

初二 土地公主

  土地公(福德正神,或稱福德爺)的生日,所謂「頭牙」。蓋每月初二、十六,俗稱「做牙」,供奉牲醴,燒土地公(福金),祭祀土地公。二月二日是頭一次「做牙」,故稱「頭牙」。(十二月十六日是「尾牙」。)土地公,是圓滿、福德的老人,為土地的守護神,同時亦是商業界的守獲神。

初三 文昌公生

  文昌帝君的生日,文人及塾師祀之。

十五 開漳聖王生

  開漳聖王(唐人陳元光,由河南入閩,開拓漳州府,死後勅封威惠聖王,部下有輔義將軍、輪信將軍)的生日,漳州人祀之。

十九 觀音媽生 

  觀音媽生日,祭祀以水果、菜碗(冰糖、糕仔、壽桃、壽麵等),燒四色金。

  

 

三 月

初三 三月節

  初三原是玄天上帝的生日,臺灣此日稱為「古清明」或「三月節」,祭祀祖先。

初十前後 清明節

  從冬至算起一百零六日,即為「清明」。這一天祭祖先之靈,要上墓(拜墓),培墓(墓的掃除)。上墓、拾骨(改葬)等,均在清明節前後十天為之。上墓,有只上香燒銀紙,也有備辦牲醴菜飯供祭。壓紙(又稱壓墓),一種長八寸、寬三寸的印錢形的黃白紙,與一種長六寸寬四寸的印紋形的五色紙(薄黃、紫、白、朱、黃),放在墓前與墓背,用小石頭壓住。這種紙片是表示有子孫緣者。拾骨(一稱洗骨),發掘由「拾骨司阜」者從事。上墓時有許多乞丐之類的孩子來,就給予粿、紅龜、果子或錢,謂之「約墓粿」。

十九 太陽公主

  傳為太陽生日(其實這是明思宗殉國的日子)。以麵製豬羊,豬九頭,羊十六頭,向東方祭拜。家家點燈,求取光明。

二十 註生娘娘

  註生娘娘的生日。祈願懷孕子女的神。已婚婦女祀之。

廿三 媽祖生

  天上聖母(媽祖)的生日,臺灣人對此神的信仰頗為熱烈,每年北港媽祖春期開張祭典之際,普香者達數十萬,臨時增加車次,尚是客滿為患。各地有廟,也有在家裡奉祀。媽祖的廟叫「天后宮」。祭日結綵懸燈,演戲遊街,非常熱鬧。人人備牲醴(三牲或五牲),放爆,焚香,燒金,三跪九叩祈求家內平安,家運隆盛。北港媽祖是三月十三日為開帳日。

  

 

四 月

初八 佛祖生

 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的生日,俗稱「浴佛節」。

廿五 神農帝牛

  神農大帝,亦稱五穀大帝,又稱藥王大帝。神農播五穀,嚐百草,後世賴其功,農家最為信仰。每年是日,臺北三重鎮祭祀,香火最盛,藥業人士亦多奉祀之。

  

 

五 月

初五 午日節

  亦稱端午節,又稱五月節。原是弔屈原之死。飲雄黃酒,將其剩餘酒灑壁角,預防毒蟲與毒蛇。據說此日中午汲取水做藥用,中午調配的藥特別有效,故多於此時調配許多藥以應不時之需。端午節數日間,近海或大河處,作龍舟競渡之戲,謂之「扒龍船」,或稱「鬥龍船」。船細長,外側畫龍狀,船二、三隻,每隻船手十五名乃至三十名,鳴鑼為拍子。扒龍船原本係慰屈原之靈,在臺灣變成慰水鬼,超渡溺死難者的思想。(正午所取之水稱為「午時水」。)

十三 關帝爺生及迎城隍

   關帝爺(即關公)的生日。商人合營企業,以義相結,因慕關公之義,故奉之為保護神而敬祀之。這一天又是,本省城陽大祭,迎神遊行現已少見,惟每年是日臺北霞海城隍廟,香火最盛,「迎城隍」的盛況可與北港「迎媽祖」的盛況相比。

  

 

六 月

初六 暴服

  相傳此日乃皇帝曬龍袍之日。大家在這一天暴曬冬天衣服,可保不壞。此日俗稱「天門開」,有祈運之說,謂之「補運」。

十五 半年節

  六月十五為一年的一半,漳籍人稱為半年節(或在六月初一舉行),作「半年圓仔」。泉籍人則無風俗。

  

 

七 月

初一 開鬼門

  據說此日起至月底,乃冥府開放期間,孤魂都到陽間來,故大寺廟前都豎起燈篙,以召孤魂,俗語又稱之為「起燈腳」。各家亦備簡單的菜肴,在門口排桌供祭,並燒銀紙,所謂「拜好兄弟」。

初七 七娘媽生

  七夕,原是牛郎織女雙星相會的一宵,俗有乞巧會,即婦女糊五色紙為綵亭,祀織女,入夜陳列瓜果針線於庭前,以祝牛女雙星,亦稱「七娘媽生」。

十四 放水燈

  十四日晚上(即普渡前夕)在河上燃放水燈,人們沿著河邊緊隨。放水燈的由來,傳說是為了照月河以,以招鬼魂。

十五 普渡

  又稱「中元」或「七月半」。相傳是日祖先歸家,故家家戶戶各具紙鏹祭品祀之。臺俗以七月鬼節,故這一月中,每地區輪流建醮祭祀無祀孤魂,謂之「孟蘭會」或「普渡」,現在當局對於此一普渡習俗,為求節約起見,經規定集中於七月十五日舉行。

三十 關鬼門

  據說冥府此日關閉,孤魂均於此日歸去。各家備五味碗,排桌於門口送孤魂

。燈篙亦在此日取下,俗又稱「謝燈腳」。

  

 

八 月

初三 灶君生

  司命灶君的生日,灶君是灶神。供奉壽麵、清茶、香燭、燒壽金。

十五 中秋節

  相傳我們漢人在元末的時候,曾利用這一節日分送月餅,號召同胞去殺韃子,因此後人為紀念其事,也就有製月餅的習慣了。臺俗對此佳節頗重視,家家購月餅,以求團圓美滿的意思,是夜多在庭前,或公園,或山上舉行觀月會。除外各地亦多有「燈猜」「討會」等節目。

廿三 聖王公生

  廣澤尊王的生日,俗稱「聖王公生」。信徒攜牲醴香燭到廟參拜。廟懸燈結綵、演戲、遊境。廣澤尊王原係福建泉州南安縣的鳳山寺的神。

  

 

九 月

初九 重陽節

  亦稱「登高日」,家家製麻粢祀祖,人們登高遊山,謂避災害。兒童放紙鳶,繫以風箏,正如歌謠云:「九月九風吹滿天哮。」泉籍人多自初一至初九止,持齋九天,叫做「九皇齋」。

 

 

 十 月

初十 水仙尊王

  所謂水仙尊王,是按大禹、伍員、屈原、王勃、李白等神集體的尊稱。夏禹治水、功垂萬世;春秋伍員浮之江;戰國屈原沉汨羅;初唐王勃溺南海;中唐李白投采石。臺民以此諸先賢先烈,都有水緣關係,特奉之為水神。每當航海遭遇風險時,即祈禱水仙尊王,以求保護。

十五 下元

  亦稱「三界公生」。據說此日水官下降校對人間善惡,每家供奉牲醴香燭,燒金放爆,祈求平安,臺灣正廳的天花板均掛有一對提燈(天公燈),祭祀神佛時點亮。三界公生,在燈下設桌供奉五牲與紅龜。

  臺灣人常常在生病時或罹難時,向天公或諸神祈願「開運」。從十月到十二月二十四日間,為了「謝平安」,演戲供奉天公,謂之「搬年尾戲」。

 

 

 十一月

冬至 做圓仔

  冬至節,家家要做「冬節圓」祀祖先,門扉器物都粘上一丸,叫做「餉耗」。祀畢後,全家來團聚來吃,叫「添歲」。十月至冬至前後,叫「補冬」,要「食補」,即吃用一種與補藥調和的食物。

  

 

十二月

十六 尾牙

  各商店為酬謝「土地公」一年來的照顧,都須舉行盛大拜拜。拜完土地公後,還須祭拜地基主,晚上店主大事舖張,饗宴店員,依照舊習慣,店主去留店員在這一天來做決定的。如要予以解雇的店員,店主就請他坐宴席上的第一位,或者雞頭指向著他,這就是表示解雇的意思。

廿四 送神

  二十四日宋明子刻(十二時)各地神明上天庭朝賀並報告人間善惡,各家一早供奉牲醴送行,燒金紙(刈金與壽金)、紙馬,供神明騎用。送神後,舉行大掃除。次日神下降,鑒察人間善惡,大家說話行動,都要謹慎。

三十 圍爐

  此日謂之「過年」,其夜謂之「過年暗」,將奉祀神明祖先後的供物排在桌上,桌下置一火爐,一家團聚喝酒吃飯,謂之「圍爐」。圍爐含有明年家庭圓滿的意思。

 

(選自黑文編「通俗對聯」)

回 |  |  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 



Comments (0)

You don'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.